杜聿明给人以忠心耿耿、励精图治的印象,正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。他深知委员长不惜血本从欧美进口大量新型装备武装第五军,是希望他能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训练出一支驰骋疆场、将来和日军及其他任何对手打硬仗的劲旅;而委员长选择他杜聿明这个黄埔一期的学生来出任第五军军长,又是想牢牢把这支钢铁大军控制在手心。他更知道自己所处的这个位置,上可以飞黄腾达,直冲云天;下可以威风扫地,遭人唾弃。道理很简单:给了你一根千钧棒,你如果降不服众妖魔,那就只能怪你自己没有真本事了。
得尽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的杜聿明,自然懂得自己正遇上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第五军成立后,他既不敢懈怠,也不敢马虎,而是全身心地扑在了练兵场上。
第五军装备的全是欧美和苏联的战车,要让昨天还是农民的士兵操纵这些洋玩艺,铁疙瘩,就得首先训练出一支技术队伍。所以杜聿明把全师练兵的重点放在装甲兵上。其次才是步兵、炮兵、工兵等其他兵种。装甲兵的训练,又首先要从驾驶技术和射击技术开始,接着再进行战场抢修和战术、战斗队形及战斗方式的深入演练。尽管有非常精通装甲兵器的副师长邱清泉和参谋长廖耀湘协助工作,还有苏联军事专家亲临现场指导,但杜聿明坚持要自己主持练兵。无论是课堂辅导,还是现场操作,他每次都要深入七里铺营地亲自督导。正因为有他坐阵,官兵们的练兵热潮马上便进入到了狂热的程度。